廣東江河資料
2022-05-13
廣東江河資料
來源:廣東省水利廳 發布日期:2022-05-11 字體: [大] [中] [小]
東江
東江是我省重要的四大水系之一,發源于江西省尋鄔縣椏髻缽山,源區包括尋烏、安遠、定南三縣,上游稱尋烏水,在廣東省的龍川縣合河壩與安遠水匯合后稱東江。自東北向西南流入廣東省境,經龍川、河源、紫金、惠陽、博羅、東莞等縣市注入獅子洋。
東江干流全長562km,其中在江西省境內長度127km,廣東省境內435 km,平均坡降為0.35‰,石龍以上干流長520km,廣東省境內393km。流域總面積35340k㎡,其中廣東省境內31840k㎡,占流域總面積的90%,石龍以上流域總面積27040k㎡,廣東省境內23540k㎡。
西江
西江是我省重要的四大水系之一,是珠江流域的主流,上游南盤江發源于云南省霑益縣馬雄山,至梧州會桂江后稱西江流入本省,在廣東省境內匯入的主要支流有賀江、羅定江和新興江,至三水市思賢滘與北江相通并進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西江干流至三水市思賢滘長2075公里,集雨面積353120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在在云南、貴州、廣西等省(區)內,屬廣東省境內僅17960平方公里。
我省西江流域主要包括珠江流域廣東省西江段和西北江三角洲。西江流域(廣東省境內)范圍可以分為上下游兩部分,上游從西江進入廣東境內的封開縣典口鎮為起點至思賢滘,上游段長208km,水量充沛,水流平緩,水面比降0.58‰,枯水期有咸潮現象,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630mm,多年平均蒸發量1200mm。該區多年平均河川徑流總量為155億m3,人均占有量2981m3,多年平均徑流深863mm,多年平均客水2075億m3。下游即思賢滘以下廣義的珠江河口地區(包括珠江三角洲網河區和八大口門地區)下游段三角洲網河區內河道縱橫交錯,集雨面積8370k㎡,三角洲地區地表徑流絕大部分直接由大氣降水補給,徑流具有與降雨相似的時空分布特征,徑流量由北向南遞增,多年平均徑流深變幅在800mm~1800mm之間,多年平均蒸發量1200mm。珠江三角洲的多年平均當地河川徑流量268.13億m3,年入境水量多年平均為2941億m3,其中西江2215億m3,是全省最豐富的地區,入境客水豐富是本地最大的徑流特點。
我省西江流域上游主要支流有賀江、羅定江、新興江、悅城河、馬圩河、大絳水、宋隆水、黃華河、金垌河等。其中集雨面積超過1000k㎡的一級支流有賀江、羅定江、新興江和黃華河,超過100 k㎡的支流共有57條。珠江三角洲網河區主要水道近百條,總長約1600km。
西江下游在思賢滘、甘竹溪等處與北江相溝通。自南華起,西江下游分為西海及東海水道。西江的主流從思賢滘西滘口起,向南偏東流至新會市天河,長57.5km,稱西江干流水道;天河至新會市百頃頭,長27.5km,稱西海水道;從百頃頭至珠海市洪灣企人石流入南海,長54km,稱磨刀門水道。主流在甘竹灘附近向北分汊經甘竹溪與順德水道貫通;在天河附近向東南分出東海水道,東海水道在豸蒲附近分出鳧洲水道,該水道在鯉魚沙又流回西海水道;東海水道的另一分汊在海尾附近分出容桂水道和小欖水道,小欖水道經橫門與洪奇門相會后匯入伶仃洋出海。主流西海水道在太平墟附近分出海洲水道,至古鎮附近又流回西海水道;西海水道經外海、疊石,由磨刀門出海。此外,西海水道在江門北街處有一分支江門河經銀洲湖,由崖門水道出海;在百頃頭分出石板沙水道,該水道又分出荷麻溪、勞勞溪與虎跳門水道、雞啼門水道連通;至竹洲頭又分出螺洲溪流向坭灣門水道,并經雞啼門水道出海。
西江流域廣東省段及珠江河口地區是廣東省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主要包括廣州、佛山、深圳、東莞、中山、珠海、江門等城市,經濟總量約占廣東省的80%以上,對全省實現全面小康、建設和諧社會等各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按《廣東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我省西江干流從粵桂省界經思賢滘至珠海磨刀門企人石共350km河段,水體功能為飲用、工農業,水質目標為II類,有10個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其中肇慶市6個,云浮市3個,佛山1個。西江流域廣東段主要流經我省肇慶市和云浮市等山丘地區,地下水資源量為36.30億m3,屬于地下水豐富地區,但開采利用量少,流域內水井及手搖泵井1997年實際供水 1.28億m3,可開采潛力依然很大。珠江三角洲預計地下水每年允許開采量可超過5億立方米,應急狀態下可滿足1070萬人生活用水。
北江
珠江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擁有眾多的支流和水道,整個流域由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水系組成。
北江是珠江第二大水系,其上游湞江發源于江西省信豐縣石碣,在韶關與武水匯合后,始稱北江,然后在三水市的思賢滘與西江相通,流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主流由虎門出海。北江思賢滘以上流域面積為46710k㎡(廣東省境內 42930k㎡),干流總長 468km ,河道平均坡降為 0.26 ‰,大部分是山區和丘陵,地勢北高南低,只是出飛來峽后才逐漸平坦。 北江流域內有韶關、清遠、佛山三市,總人口 1258 萬人,國民生產總值 3740 億元。
北江流域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季風影響顯著,陽光充足,熱量豐富。大氣環流隨季節變化,夏季盛吹東南風和偏南風,冬 季常為北風和偏北風。四季的主要特點:春季陰雨,雨日較多;夏季高溫濕熱,水汽含量大,暴雨集中;秋季常有熱雷和臺風雨;冬季低溫,雨量稀少。
韓江
韓江流域位于粵東、閩西南,地理位置在東經115°13′~117°09′,北緯23°17′~26°05′,是廣東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
流域北面的武夷山杉嶺背斜是韓江、贛江的天然分界線;東北面與閩江支流九龍溪以不明顯的山地為分水嶺;南面以陰那山及八鄉山地構成韓、榕二江的分水嶺;東面由鳳凰山脈與獨流入海的黃崗河分隔;西面為不明顯的山地與東江分水。
流域范圍包括廣東、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區域,干流長470km,流域面積30112k㎡,其中汀江為11802k㎡,梅江為13929k㎡,韓江干流(三河壩~潮安)為3346k㎡,韓江三角洲(潮安以下)為1035k㎡;按省劃分,廣東省17851km2(占59.3%),福建省12080k㎡(占40.1%),江西省181k㎡(占0.6%)。
韓江發源于廣東省紫金縣的七星崠,在三河壩與汀江匯合,經潮州市進入韓江三角洲,分北、東、西溪出南海。
流域是以多字型構造為特點,高程自20m~1500m不等。山地占總流域面積的70%,多分布在流域北部和中部,一般高程在海拔500m以上;丘陵占總流域面積25%,多分布在梅江流域和其它干支流谷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m以下;平原占總流域面積的5%,主要在韓江下游三角洲,一般高程在海拔20m以下。
流域內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600mm。多年平均徑流深600mm~1200mm,徑流的年內分配不均勻,4月~9月占全年徑流量的80%,10月~3月占20%。
流域地處亞熱帶東南亞季風區,高溫濕熱,暴雨頻繁。流域的較大洪水主要發生在4~9月,其中4~6月多為鋒面雨;7~9月多為臺風雨。潮安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13300m3/s(1960年6月),汀江溪口站實測最大為8140m3/s (1973年6月),梅江橫山站實測最大為6810m3/s (1960年6月)。
流域的潮安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30kg/m3,年輸沙量為730萬t。泥沙主要來自梅江,梅江的橫山站年平均輸沙量為463萬t,占全流域的63.4%。
流域廣東省境內2005年總人口為780.5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64.25萬人,占總人口的59.5%。總耕地面積為233.81萬畝。目前已建蓄水工程10041宗,總庫容15.68億m3,其中大型3宗,中型17宗,小(—)型139宗,小(二)型以下9882宗。
鑒江
鑒江是粵西沿海地區最大的河流,是茂名、湛江兩市1000多萬人民群眾的母親河。鑒江流域位于廣東省西南部,是粵西沿海地區最大的河流,干流發源于信宜市,流經茂名的高州、化州、湛江的吳川縣(市、區),在吳川市的黃坡注入南海。全河干流由北向南流,途中有多條支流匯入,構成樹枝狀水系,集水面積超過300 k㎡的支流有8條,其中集雨面積大于500 k㎡的有大井河、曹江、羅江和袂花江。主干流全長231公里,流域面積9464平方公里。
基本情況
鑒江流域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0′~111°20′,北緯21°15′~22°30′,干流全長231km,總落差220米,平均坡降0.374%。流域總面積9464 k㎡,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87億m3,平均徑流模數29.110-3m3/s.k㎡,在茂名市境內的流域面積為8019 k㎡,約占全流域的85%,上游廣西境內的集雨面積675k㎡,下游湛江吳川市集雨面積770k㎡。
鑒江流域北至信宜里五與黃華江分界,南臨南海,東至雞籠山、鵝凰嶂與漠陽江、儒垌河相鄰,西連橋頭、謝仙嶂而與九洲江流域接壤。流域北部和東部為高山地區,西部中部為丘陵臺地,相對高度在海拔500米以下,中下游沿岸為廣闊的鑒江平原。
羅江
羅江是鑒江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于信宜旺將,先入廣西北流勾髻頂西南,后經高州荷花、石板,化州播揚、寶圩、那務至合江與平定水匯合后,經江湖、林塵、中垌、官橋等地到化州市區匯入鑒江,全長143km,縱貫化州市境內長110 km。全流域集雨面積2618k㎡,市境內集雨面積1550k㎡,羅江河床平均坡降為0.64‰。
羅江在合江以上分為陵江和平定水,平定水也稱作羅江。上游屬丘陵區,中下游為緩坡地和平原。羅江上游沒有大型蓄水工程,上游平定水和陵江分別建有文樓、翰堂和引陵攔河壩,中、下游興建有合江、林塵攔河壩。
袂花江
袂花江是鑒江第二大一級支流。發源于電白縣鵝凰嶂南坡,向西南流經電白的羅坑、沙瑯、霞洞、茂南區袂花等地,在吳川蘭石瓦窯口與小東江匯合,并于梅錄注入鑒江。集雨面積2516k㎡,干流全長112km,平均坡降1.09‰。其中市境內集雨面積2284k㎡,河長86km。其主要支流有廟背水、大社河、黃嶺河、觀珠河、小東江等。袂花江上游為山區,最高峰鵝凰嶂海拔1337m,是我省暴雨高區之一,其中據利垌站測得多年平均雨量為2740mm,最大是1973年4398mm,中游為狹長的沃土階地,下游為沖積平原。
1960年以后,上游建有羅坑、黃沙等大、中型水庫,控制集雨面積127k㎡,下游吳川市興建了博茂減洪工程,將袂花江改道出口,并興建梅錄節制閘,防止鑒江洪水倒流和利用洪峰錯位排洪。
曹江
曹江是鑒江一級支流,發源于高州馬貴蘭蓬嶺,流經高州馬貴、大坡、石龍、長坡等鎮,在高州曹江鎮溪朗注入鑒江。集雨面積874k㎡,河長100km,總落差870米,干流坡降2.76‰。其主要支流有云爐河、新垌河。
1960年上游興建石骨水庫(高州水庫的組成庫),控制集雨面積509k㎡,占流域面積的58.2%,有效庫容3.94億立方米。
大井河
大井河是鑒江一級支流,發源于高州市東北山區坳林坪西,流經古丁、深鎮、大潮、東岸等地,主要支流有黃塘水。大井河在大井圩匯入鑒江,集雨面積586k㎡,河長68km,總落差1150米,干流坡降4.34‰。1959年在下游建有良德水庫,控制集雨面積497k㎡,占大井河的84%,有效庫容5.93億m3。
小東江
小東江是鑒江最大的二級支流,是袂花江的最大支流。發源于高州官莊嶺下,經高州根子、茂港羊角、茂南山閣至新坡蓮塘與泗水河匯合,穿越茂名市區后至新坡合水有白沙河加入,最后在吳川瓦窯村匯入袂花江。集雨面積1142k㎡,河長67km,干流坡降0.64‰,總落差163米。
此外,鑒江的一級支流還有小水河、北界河、南塘河、沙田河、塘綴河等。二級支流除小東江外還有平定水、黃塘水、云爐河等,三級支流有清湖水、石灣河、中垌水等。
鑒江流域人多地少,作物種類較多,多種經營發展較好。香蕉、荔枝、龍眼等水果以及花生、橡肢、黃紅煙、胡椒等經濟作物在廣東均占較高地位。位于鑒江支流小東江上的茂名市是新興的中等城市,中國南方最大的石化基地。新近建好的位于湛江吳川市的鑒江水利樞紐工程,將鑒江河水引到湛江東海島,為湛江市的大鋼鐵、大煉油項目提供水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