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乙级联赛-澳大利亚vs韩国女篮-皇家马德里赛程-周日足球比赛结果公布|www.xpmpz.com

行業新聞

南方日報:全民治水 還水于民

 2021-08-30

南方日報:全民治水 還水于民

                            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日期:2021-07-12                   字體: [大] [中][小]



  流水潺潺,清脆鳥鳴隨風而來。在廣州白云太和鎮大源村,數公里長的碧道,成為村民休閑游樂的好去處,孩童水中嬉戲、老人岸上閑聊。曾經垃圾漂浮、水體惡臭的“黑龍江”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大源村治水是廣州水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細看廣州水環境治理實踐,不難發現,如何處理“水與人”的關系始終貫穿在治水的全過程中。

  人類活動是造成城市水體污染的主要源頭。因此,城市水環境治理,不僅是一個水體處理的技術性問題,更是一個自然與人類如何和諧共處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治理的問題。

  廣州的實踐證明,“治水”要先從“治人”做起。從初期通過大力宣傳、挨家挨戶入戶走訪,轉變市民水環境保護觀念,再到設立民間河長、開通治水投訴渠道,廣州始終將“人”的要素作為治水的關鍵,發動全民參與其中。

  水清則人和。最近,廣州被列入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廣州碧道規劃和實施項目榮獲2021年WLA世界景觀建筑大獎“建成類—城市空間”獎和2021年LILA國際景觀獎“基礎設施類”獎,水環境治理效益日益顯現。如今的親水地段已成為市民休閑和文化、商業、產業興盛的“黃金地帶”。在這座城市,“水與人”的關系也從最初的緊張逐漸緩解,進而趨向和諧共生。

  南方日報記者 鄭慧梓


  “治水”先“治人”

  從產生污染的源頭治起

  走進廣州天河區深涌中支涌,河涌清淺,水中游魚成群,岸上靠著欄桿所設的石凳上,兩名老人家正在歇腳。在2019年以前,中支涌并不是一條明河,而是一條暗渠,各種生活污水直排暗渠,天氣炎熱時,水體散發的味道散發到空氣中。河涌上方則蓋著厚重的水泥板,成為各種商鋪門口占道經營的范圍。

  在20多年前,這里也曾是流水清淺的溪流。“在我小時候,我是在這條河里學會游泳的?!敝榇鍖崢I有限公司城建辦公室負責人鐘純斌感慨道,“后來隨著村內村民不斷增多,從幾千人到現在的十萬人,生活污水排放超過河流自凈能力,中支涌水質急速惡化?!?/p>

  如何讓被污染的河涌重回當年的清澈?“想法是在摸索中逐漸明確的?!睆V州市水務局河湖長制工作處黨支部書記朱文玲說,在嘗試了無數治水技術后,他們發現單純的技術治水治標不治本,“走過彎路后發現,問題出現在水里,源頭是在岸上。哪里產生的就在哪里解決,必須從源頭治起,從居民家中的生活污水排污、工業排污的源頭治起。”

  污水是由人的無序活動產生的人為之水,那么治水應治人為之水,而非天然之水。在朱文玲看來,要治人為之水,首先要改變人的行為和想法。“強硬地去做,是行不通的,你需要去說服他、勸服他,讓居民理解你的做法,最好能夠讓他能加入到我們的治水隊伍當中來,實現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揭蓋復涌、截污清淤。2019年2月,中支涌的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開始啟動。但由于河涌沿岸商鋪臨涌而建,揭開覆蓋河涌的水泥板后,河涌便與商鋪緊鄰,影響商鋪生意,且鋪設截污管道需進入村民家中動工,甚至改變村民家中格局布局,給村民生活帶來不便,部分村民并不理解,也不愿意配合。

  鐘純斌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我們一方面挨家挨戶進行宣傳發動,勸說引導、為村民描繪河涌整治帶來的環境改善、耐心解釋,一方面也發放通知書提醒居民盡快搬遷,動員居民配合河涌整治?!?/p>

  珠村村民潘志球是較早配合揭蓋復涌、排污管接管工作的村民之一,他回憶:“當時區里、街道、村里每天都會到居民家里做思想工作,而作為生活在河涌沿岸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河涌環境惡臭帶來的不便,所以很快也選擇了配合?!痹谝慌迕竦呐浜舷?,中支涌分段揭蓋、清淤,環境的改善進一步帶動了更多的村民參與其中。

  現今的中支涌沿岸,形成了一條騎樓沿涌人行通道,河涌上架設的便橋將人行通道與河岸另一邊的主干道相連,人來人往,人氣興旺。“以前沿河涌的窗戶都是不打開的,現在晚上居民都愿意到河邊來走一走、坐一坐。”鐘純斌摸著岸上的石欄桿抬頭看向對岸的居民樓,“河涌整治后,居民收入也上去了。原先一房一廳幾百元的租金,現在能夠租到1500多元。環境變美了,村民也更主動珍惜和保護河涌了?!?/p>


  建立長效機制

  形成全民參與治水格局

  當河涌通過治理褪去惡臭,如何維持鞏固治水的效果是下一個要面對的問題。不僅“治水”需要調動群眾,“護水”更需要依靠人民。

  近年來,廣州踐行著“開門治水 人人參與”的理念,主動吸納、鼓勵公眾參與治水、護水。從2017年7月提出民間河長制以來,廣州如今有逾萬名民間河長活躍在護河一線,自發、自愿、自費巡河、護河、治河,成為守護河涌的民間力量。

  在天河區,車陂涌是區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沿涌而興的車陂村,每年端午都會在涌上進行龍舟賽?!安怀密囑榫?,不算扒龍舟?!避囑榇妪堉?,是廣府龍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廣州市天河區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黨支部書記蘇志均,正是一名守護車陂涌的民間河長,曾被評為廣東省十大最美民間河湖長、廣州市優秀民間河長。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州天河車陂村村民,蘇志均對車陂涌有著深厚感情,他的大部分童年回憶都伴著端午的龍舟鼓音,對護水行動更是有著巨大熱情。蘇志均表示,他隔三差五就會出來巡河,但守護珠江水僅靠一人之力是不夠的,還要依靠更多群眾的力量。于是他結合當地特有的龍舟文化,先后發起成立“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12個龍船會的每條龍舟上都建立起黨小組,他們都是“龍舟志愿隊”,堅持開展巡河活動,履行“民間河長”的職責。同時他還開設了微信公眾號“車陂同舟”,開展多樣治水活動帶動市民參與治水護河。

  通過技術上的控源、截污、清污分離治理車陂涌,輔以民間河長巡河護河的力量,車陂涌實現全面消除黑臭,周邊的生態系統得到了根本改善。時隔40年,車陂涌重現夜晚流螢飛舞的景象。

  截至今年5月,像蘇志均一樣的民間河長,廣州已有11262名,他們其中既有黨員,也有企業主、志愿者隊伍、學生群體、熱心市民。當然民間的監督力量還不止于此,《廣州市違法排水行為有獎舉報辦法》鼓勵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黑臭水體治理工作,5類違法排水行為納入舉報有獎范圍之中,舉報人最高可獲得100萬元獎勵。

  去年,廣州治水投訴微信公眾號共收到投訴1457個,其中的1324個已經解決,已處理投訴達九成以上,投訴主要以排水設施類,垃圾類、工業污染類為主,另外少數是違章類、設施安全類、“散亂污”、農業污染類和水質安全類。在巡河覆蓋不及的時間和河段,群眾線索舉報成為管河護河工作延伸范圍更廣的觸角。


  還水于民

  “碧道+”凸顯治水效益

  自古,人類逐水而居。人因水而聚,城因水而興,“水與人”的關系是相互的。水環境提升帶來的不僅是人居環境的改善,親水地段也隨之成為文化、商業、產業興盛的“黃金地帶”。

  在今年的WLA世界景觀建筑大獎中,由廣州市水務局和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組織實施和申報的《廣州市碧道總體規劃和實施》項目從全球400多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建成類—城市空間”獎。

  這是一份來自國際的肯定。因地制宜、多元共建,廣州的碧道建設在生態優先、安全為重的基礎上,探索“碧道+”的多元融合模式,在萬里碧道上實現治水治產治城相協調的水環境治理模式,讓群眾充分共享治水效益。

  步入天河區獵德涌,由獵德嶺南園林文化和龍舟文化相結合的“獵德八韻”成為河涌的八個標志性碧道節點,昔日獵德村龍舟慶典的“碧波爭渡”、以千年古樹為載體的“榕影畫堤”、以獵德村復建祠堂為載體的“古祠醉影”……一系列文化景象在獵德涌碧道中得以重現。

  白云區的新市涌蕭崗段碧道則結合了當地的特點和周邊環境,規劃設計成具有嶺南特色的碧道,規劃建設了公共服務廣場、濱水景觀區、騎樓商業街、文化體驗區多個功能區。同時以河涌碧道為軸,全面提升周邊綜合環境,向外拓展周邊物業改造,為白云區核心區落戶企業提供完善的生活后勤服務,提升競爭能力,吸引企業進駐。

  海珠區的閱江路碧道上建設有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騎行道、有軌電車道等無障礙通道,“五道”上又設置親水平臺、草坪廣場、林蔭兒童活動場、橋下極限滑板運動場等,成為市民親水游憩、健身休閑的公共開敞空間。

  不難發現,親水碧道功能不斷開發完善,碧道既可成為廣州嶺南文化的載體,也可成為公共服務空間、市民運動健身場所,“碧道+”的內涵在探索實踐中被不斷拓展和延伸。

  在從化,鴨洞河碧道建設就把握住了生態小鎮建設契機,建立了“政府投入+企業養護+村民參與”的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將附近5條村600多畝閑置用地盤活,提供100余個就業崗位,帶動當地村集體年收入由30萬元提高到90萬元。目前,小鎮已進駐生態設計企業84家,建成全國首個生態設計產業集群,預計年產值可達50億元,年稅收2.5億元,成為“碧道+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

  治水為民,也終將“還水于民”。讓“水與人”的關系從互斥走向互利、最終達成“人水和諧”,治水之道方能長遠。


  ■關注

  廣州市水務局河湖長制工作處黨支部獲廣州“兩優一先”表彰

  將黨旗插在治水第一線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公布不久的廣州市“兩優一先”表彰名單上,廣州市水務局河湖長制工作處黨支部被授予了“廣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這是一個跨單位、跨系統的特殊黨支部,以廣州市水務局河湖長制工作處為基礎,還接收了來自廣州市河長辦、廣州市海綿辦抽調工作的部分黨員同志,在廣州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水環境治理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剛剛開始開展治水工作的時候,我們的污染源防控組為了查找污染源,被蛇咬過、被狗追過、爬過40多米高的煙囪、也鉆過養殖場的門洞,也曾被追蹤過威脅過。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一直堅守在第一線?!睆V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廣州市水務局河湖長制工作處黨支部書記朱文玲說。

  在治污攻堅工作中,黨支部黨員帶領著30名突擊檢查人員,加大控源控污力度,實現污染源早發現、早上報、早整治,嚴防水質反彈,推動整治各類污染源8萬宗、池塘養殖場所20.45萬畝、工業企業27518家、農貿市場467個。僅2020年,全體30名突擊檢查人員累計步行超過9000萬步,平均每人步行超過300萬步,成為污染防治領域鐵的隊伍。

  在黨支部黨員和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廣州水環境治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2020年,廣州被列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管的147條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建成區全部消除黑臭水體,9個國考斷面、13個省考斷面(含9個國考斷面)水質均已達標,并獲評2020年度(第十批)國家節水型城市。廣州市河湖長制工作已兩次獲得國家督查激勵,連續三年獲得省考“優秀”。

  “治水工作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只有人人參與了,我們的環境才能越來越美好?!敝煳牧岜硎?,“河湖長制的工作未來仍將朝著這個方向去做,繼續發動民間河長、志愿者、學生、社區人員、企業、媒體共同參與到治水工作中。今年我們黨支部將重點鞏固治水成果,進一步提升水質,并圍繞碧道建設、海綿城市建設、水環境治理、河長制等方面的工作,堅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治水發揮更大效益?!?/p>

電話:020-31650412

郵箱:luojia1616@163.com

傳真:020-31650412

聯系人:林經理

微信公眾號:廣州珞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微信號:luojia1616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寺右新馬路南二街18號廣興華大廈3樓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 2014.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粵ICP備1510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