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黑臭水體無處容身
2018-08-07
土華涌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是海珠濕地二期、三期流域的主要河汊。以往,周邊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大量排放,河涌發黑發臭,居民苦不堪言。不過,經過一番治理,現在的土華涌已經舊貌換新顏,涌水清澈、綠化漂亮。
類似土華涌的轉變,各地還有很多。清澈的河流、秀麗的水塘,會給人們增添亮麗的風景。反之,如果是臭水橫流,則會讓附近居民不堪其苦。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著實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人們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感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各地將如何攻堅?
任務艱巨,專項整治行動啟動
目前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任務有多重呢?
《意見》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盡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啟動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是提升城市百姓滿意度和獲得感的具體措施,也是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和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今年5月上旬起,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成32個督查組,對30個省(區、市)70個城市先后開展3批次專項督查,截至目前,已全部結束。第一批和第二批督查組對地方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現場檢查,其中57個為未消除黑臭,占7.7%。此外,督查組通過查閱地方黑臭水體整治方案、核實舉報信息以及擴大巡河范圍,發現一些地方存在尚未向國家上報的黑臭水體,包括:廣州102個,深圳80個,無錫18個,揚州14個,東莞12個,上海11個,貴陽4個,南昌3個,蕪湖2個,北京、天津、太原、福州、成都、昆明、南京、武漢、隨州各1個。
督查組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按照2017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不低于90%、其他城市按本省分配消除比例進行評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被督查的46個城市中,25個達到了治理目標,21個未達到治理目標。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對3個批次的督查情況進行梳理,印發督辦函,把專項督查期間發現的問題移交地方,要求限期整改并向社會公開,實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式管理。
對癥下藥,既要治標也要治本
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從督查情況看,黑臭水體治理存在3個主要問題:一是控源截污不到位。督查期間發現存在控源截污不到位方面的問題共5大類339個,涉及176個水體(占上報已完成整治水體總數的23.8%)。控源截污不到位主要體現在:存在非法排污口、城鎮污水管網不配套、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截流的污水未經處理異地排放、雨污合流等方面。另外,督查還發現部分企業存在超排、偷排,建成區外污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影響黑臭水體治理效果的重要原因。
比如,駐安徽省督查組就發現,安徽省蕪湖市港灣路明渠多處河段存在黑色底泥翻泥現象。主要原因為城中村韋崗村地勢較低,雨污混接問題嚴重,內部改造難度大,污水截流系統未能有效發揮效用,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雨季溢流問題,導致港灣路明渠水質存在間歇性反復。
二是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處置措施未有效落實。現場督查發現50個黑臭水體(占上報已完成水體總數的6.8%)河面存在大面積漂浮物,109個黑臭水體(占上報已完成水體總數的14.7%)河岸存在大量隨意堆放的垃圾,部分垃圾堆放點管理較差,垃圾無人清理,垃圾滲濾液隨雨水進入河道污染水體。
比如,駐湖北省武漢隨州督查組發現,武漢市江岸區黃孝河明渠全長5.4公里,檢查時共發現面積大于5平方米漂浮物7處。在黃孝河明渠兩岸范圍內,發現多處垃圾堆放點,缺乏清理、隨意堆置,其中在黃孝河明渠入府河右岸堤壩上棄置有混合生活垃圾的大量渣土,長度200米左右,無法說明來源及處置方式。
三是內源污染未得到有效解決。督查期間發現25個城市存在內源污染治理問題,有的重污染底泥未得到有效清除,完成整治的河道仍然存在大面積翻泥現象;有的清理出的底泥隨意堆放,未進行規范化處理處置,極易造成二次污染。
比如,駐廣東省深圳督查組發現,深圳寶安區的沙井河水體感官黑臭,全河普遍存在底泥上翻、冒泡現象,內源污染問題有待解決。
駐廣東省廣州東莞督查組發現,廣州市大陵河上游部分河段存在多處翻泥現象,甚至在硬底化的破損處也翻泥,表明采用硬底化處置方式,前期淤泥處置工作存在不足,在底泥未清除或未清徹底的情況下進行硬底化覆蓋,無法達到長期治理效果。
綜合施策,既要管得住也要管得好
黑臭水體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意見》中明確了多項任務: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各地要按規定將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盡快調整到位,原則上應補償到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正常運營并合理盈利。加強城市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污染等。
而從以往經驗看,也只有綜合施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廣州市海珠區土華涌的轉變就是這樣實現的。海珠區先是實施土華涌截污工程,新建污水管5152米,新建直立式堤岸1866米,新建生態堤岸997米,新建人工濕地1座,有效解決了土華涌沿岸沒有污水管道、污水直排入河涌的情況;對沿線323個排污口進行全面摸查,逐一確定整治措施,污染物的排放大大減少;遷移非法船只,清拆臨涌違建,河涌沿岸面貌煥然一新;升級周邊綠化和設施。
位于武漢市洪山區的東楊港河道,也曾面臨周邊污水進入河道,河道底泥淤塞嚴重、排水不暢,水體無自凈能力,水質較差等問題。
2016年,洪山區對東楊港河道黑臭水體制定了整體治理方案。治理工程多措并舉,生活污水全截污,封堵沿線污水管,將上游雨污水分流;內源污染全清理,將常年沉降至渠道底層的淤泥清理干凈,打造植物型護坡,利用植物發達的根系發揮深根錨固和淺根加筋的作用;面源污染全控制,利用生態岸坡、植草溝、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等海綿措施,凈化初期雨水。東楊港河道目前水質由黑臭變為總體接近四類地表水標準,遠期達到三類地表水標準。
整治黑臭水體還需要鍥而不舍地努力,在長效管護上下功夫。
比如,上海長寧區的新漁浦,以前黑臭河段(淞虹路橋—協和路橋)長度0.5千米,被列為住建部重點督辦河道。2016年,新漁浦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長寧區抓緊落實長效機制建設,包括標準化管理機制、市場化運作機制、河道巡查機制、社會監督機制等。長寧區環境監測站監測結果顯示,新漁浦2017年平均水質達到地表水四類標準。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寇江澤智春麗